当前位置:  > 民办高校 > 2金1银2铜!biaf2024釜山国际艺术节西安欧亚学院师生喜获佳绩!
编辑:尊龙凯时     所属栏目:民办高校     时间:2024-12-13

 釜山国际艺术节(busan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简称biaf),是国际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桥梁。2024年10月30日,韩国釜山国际艺术节在釜山广域市厅展厅盛大开幕,主题是“美丽的未来”。在这个充满激情与创意的舞台上,来自全球70个国家的艺术家、创作者及艺术团体齐聚一堂,共有1122件作品脱颖而出。

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生在釜山国际艺术节的比拼中斩获两金一银两铜佳绩,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其在专业领域的高超技艺,更在文化出海的浪潮中,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亮丽名片。

  本届艺术节精心策划了五大核心板块内容,包括icaf国际现代艺术交流展、igdc国际graphics设计大赛、icac国际创意艺术大赛、ikca国际儿童青少年创意艺术大赛以及icaf国际文化艺术论坛。



  01、金奖之光《光之旅者》 ai赋能的心灵探索


  aigc人工智能生成  
  武康乐、姚晓彤、王悦姗、李雨泽  
  指导教师:刘谦

  《光之旅者》改编自西安欧亚学院创始人胡建波教授的毕业致辞,由ai智能生成。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梦境奇幻旅途中,遇见古老的智者,与之一同见证“好城邦”与“坏城邦”,从而领悟秩序与“各司其职”的真谛,最终在平凡中找到自己的光的故事。该作品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精湛的故事内核相结合,拓展了新形态影视创作的可能性,以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吸引了国际观众的目光。


  02、金奖荣耀《布依花様》 传统与现代的绚丽交融


  icac数字媒体  
  罗颖颖、郑棋文、汪文婷  
  朱彦霓、张林姣、刘琪  
  指导教师:朱羚玮

  《布依花様》是一部创意动画短片,灵感来源于中国贵州布依族文化,创作者以新颖、灵动、创新的笔触雕刻出布依族的传统纹样,展现出布依族舞蹈和音乐的迷人魅力,体现了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站上文化交流舞台时流露出的创新思维和文化自信,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布依花様》部分团队照片(左一罗颖颖、右一刘琪)


  03、银奖之作《隐姓埋名》 人性深处的现实洞察


  icac数字媒体  
  耿子轩、罗华俊、王瑞心  
  指导教师:徐海冰

  《隐姓埋名》是一部现实主义短片,灵感来源于真实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父亲为救女儿而经历的人性挣扎与自我救赎。作品揭示了人性善恶的复杂性以及网络舆情对当代人的影响。这种对现实题材的敏锐捕捉和深刻诠释,体现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对社会现象的高度关注和责任担当。


  04、铜奖佳作《众神的注视》 古今融合的神话新篇


  aigc人工智能生成  
  王泽亚

  《众神的注视》是一部使用aigc技术精心打造的短片,其灵感源自古希腊神话,以现代科技手段再现了宙斯、赫拉、阿波罗及阿芙罗狄忒等神明的风采。此作品不仅实现了古老传说与当代艺术形式之间的交融,更是传统智慧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一次尝试之作。


  05、铜奖佳作《喋一碗泡馍》 中韩友谊的影像见证


  icac数字媒体  
  刘奕捷、蒋颖馨、周欣蕊  
  李小宣、行柯豪  
  指导教师:王泽亚

  《喋一碗泡馍》讲述了⼀个归乡的中国女孩和一个来西安游玩的韩国女孩在吃饭时偶然在泡馍馆相遇所发生的故事。作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故事,反映出中韩两国的不同文化,意在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与包容性。


  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此次艺术节上的辉煌成就,不仅是学生们个人才华与努力的结晶,更是专业国际化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学院秉持着创新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责任素养、实践素养以及全球化和国际化素养。在坚守传统教育根基的同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锤炼技能,提升综合素养。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文化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将继续砥砺前行,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文化之帆启航出海贡献更多力量,在跨文化交流的冲击和融合中培养学生在创作时保持多元化视角的能力,在全球化视野下更好地结合科技手段,用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我们期待着更多学子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意的花园中茁壮成长,以梦为马,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共同汇聚成照亮未来传媒之路的璀璨星河。
关于尊龙凯时|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营销合作|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联系尊龙凯时| 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